题图来源:视觉中国
再过两天,5月6日至10日,离世二十二年的歌手邓丽君将会“重生”在台北的舞台。
这场名为《今日君再来,虚拟人邓丽君奇幻音乐 SHOW》,将通过整合面部捕捉、动作捕捉以及顶级特效技术,以蝴蝶为意向,串联主题发展,辅以舞台设计与同台演员演出,出演一场邓丽君美丽重生的故事。
而这场“复活”邓丽君演出背后的主力,是一家名为数字王国(Digital Domain)的公司。
这家由著名导演詹姆斯·卡梅隆(James Cameron)在1993年一手创办的特效公司,曾参与制作《泰坦尼克号》、《返老还童》、《死侍:不死现身》、《加勒比海盗》系列、《变形金刚》系列等著名影片,在好莱坞的知名度一度仅次于工业光魔(Industrial Light & Magic)。
“虚拟人技术”拆分为独立的商业模式
“在2008年的时候,数字王国就将’虚拟人技术’应用于电影《返老还童》(又名《本杰明·巴顿奇事》,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,2008)中了。”数字王国 CEO 谢安在接受钛媒体记者专访时说,《返老还童》男主角布拉德·皮特(Brad Pitt)从衰老走向年轻的过程,通过虚拟人技术细腻呈现,其中80%左右的布拉德·皮特是由“虚拟人技术”制作出来。
一般而言,在好莱坞,知名的特效公司都有自己的专业技术门槛和各自擅长的领域,不过,这一般都是应用在电影制作中。在电影领域,一般行业的利润达20%至25%,但是特效行业的利润只有5%左右。
在这样的情形之下,特效公司如何利用自家专长来扭转不利局面?面对着拥有二十年的制作技术、庞大的片库和丰富的制作经验,还拿下数座奥斯卡奖的数字王国,当时初上任公司 CEO 的谢安觉得,“这么好资质的公司,只做电影太可惜了”。
“我那时候年纪比较轻,新官上任三把火,非常想要做给大家看,接任这个公司,开拓全新的市场。”资料显示,谢安于2013年加入数字王国为执行副总裁。1984年出生的谢安,担任数字王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时,刚好30岁。
数字王国 CEO 谢安
当时的谢安有很大的野心,一度召来所有主管,还思考能否把技术切到做游戏,甚至自己拍电影、电视剧或者原创 IP 。
然而,这对于已经专注于二十几年的特效制作的数字王国来说,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谢安发现,一个公司要换一个领域太难了,“这简直像愚公移山,现在回想起来太天真”。
直到有一天,一个主管提醒了他,公司这么多资源里,最适合拿来单做的就是“虚拟人”。
启发来自于2012年美国一个叫2012年美国一个叫 Coachella 的摇滚音乐节上。当时,数字王国利用全息投影技术(Holography),以没有任何预警的方式,“复活”了已经去世了近二十年的美国著名饶舌歌手 Tupac Shakur,引爆全场观众惊叫大哭。
数字王国将这项业务称之为“虚拟人技术”,并且作为作为独立的商业模式,作为公司发展的下一个方向。所谓“虚拟人技术”,主要是利用全息影像和电脑成像(CGI)技术,并通过特效师,分成头发、肌肉、皮肤、身体动作等,和灯光等部门配合完成。
谢安告诉钛媒体记者,这项技术目前只有数字王国可以做到,不仅仅是《返老还童》,《速度与激情 7 》(2015)中,保罗·沃克(Paul Walker)也借助数字王国虚拟人技术在大荧幕“复活”,与影迷完成最后道别。
2013年,谢安决定让“虚拟人技术”在华人乐坛得以实践。在周杰伦台北小巨蛋《2013魔天伦世界巡回演唱会》中,邓丽君与周杰伦跨时空对唱了3分30秒,不仅演绎了她的经典曲目《你怎么说》,还为周杰伦的《红尘客栈》和《千里之外》献声。
两代音乐人跨时空对唱
数字王国还成立了专门的“虚拟人经纪公司”,目前已经与邓丽君和梅艳芳家属签署了虚拟肖像权。当然,签下来明星,不仅只想做演唱会,在其3月20日发布的2016年业绩公告中,数字王国还披露,目前正在商讨以邓丽君形象的剧情电影、电视节目和综艺节目。
“如果可以把虚拟人技术跟全息系统、全息影像结合在一起,以后蜡像馆可能会消失,变成虚拟人的世界来临。”谢安说。
粉丝经济能成为VR商业化的救命稻草吗?
除了“虚拟人技术”,谢安告诉钛媒体,VR 是数字王国另一个重点努力的方向。在公司去年提交的年报中,“虚拟实境及360度视频制作”已经成为仅次于“视觉特效制作”的第二大业务板块。
为此,数字王国已经因为VR产业布局投入了近1.8亿美金。其中,主要是收购了一批 VR 相关的公司和专利,其中包括行业领先的 Immersive 公司和 Micoy 公司。
在今年4月底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NAB SHOW(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)中,数字王国发布了 VR 内容端到端组合解决方案,主要涵盖创意、制作和发行等环节。
数字王国这套解决方案,主要以视觉特效为基础,整合硬件、软件和云服务,包含360度摄像机,直播技术,后期制作整合方案,以及基于云端的VR发行平台。除此之外,数字王国还在北美市场推出了 VR 内容的数字王国 App。除了数字王国原创的VR内容,App 还接受其他平台的内容投放。
利用平台战略,推出以上解决方案,谢安坦言,一定程度上和去年12月王菲“幻乐一场”演唱会VR直播的痛点相关。
这场王菲天价复出的演唱会,只举办“仅此一场”,曾经一度因线下场馆票定价过高,一票难求,而被娱乐圈纪委书记王思聪“这场谁买谁是脑残粉”的吐槽推至舆论风口浪尖。
直播演唱会可以满足部分粉丝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。数字王国想利用技术,使粉丝的感受更“真实”。数字王国演唱会当日进驻现场,运用其高清360度 VR 摄像机 Kronos 及 Zeus 作全景拍摄,加入视觉特效,通过腾讯视频,以及微鲸 VR 手机客户端实现 VR 直播演唱会。
不过,现阶段的体验实现方式,以王菲场演唱会的效果看来,似乎不尽如人意。有粉丝评论称,“一开始好奇效果如何,但是看完以后感觉花 30 元买 VR,挺不值的”。
数字王国对于粉丝的抱怨其实颇为“委屈”,认为这是“非战之罪”。在谢安看来,“消费者觉得不好,不是我们做的不好,有些不同的分发渠道,没有足够的技术来支持这个内容,在这一刻想说差那么一步了,我们就可以自己把它做到”。
虽然这次 VR 直播试水在效果呈现上还有一定阻碍,但是谢安却收获了适合数字王国VR商业化的模式——“VR 影视是一定要走付费化和会员化这条路线的”。
做粉丝经济的 VR 直播,其实很大程度是数字王国对于中国市场的考量。谢安分析,如果早些年大陆影迷对于特效大片还有着极度崇拜的思想,近几年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改变。
他们还曾就大陆市场对于 VR 内容的偏好做过调研。与北美观众偏好世界末日和钢铁侠这类宏大叙事的视觉场景不同,令谢安意外的是,在国内,排名第一的需求竟然是与自己的偶像“壁咚”。对于鹿晗和杨洋等流量小生的粉丝而言,能够沉浸式地体验自家“爱豆”的生活饮食起居,是他们最期待的事情。
而今尽管直播当日视频平台并未公布最终参与直播的人数,但是根据数字王国的2016年业绩公告提到,“这场演唱会全球10万名观众付费观看了此次体验”,如果按人均30元的票价来算,300万的“门票”收入,除去各方分成,拿到手的钱只能说是杯水车薪。
背后是好莱坞特效公司面临的窘境
在近几年,垄断全球票房市场的,基本上都是好莱坞特效大片。不过,一面是特效大片在票房市场呼风唤雨,另面一则是特效公司面临着生存窘境。
今年4月26日,数字王国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,在2016年期间,数字王国收入为7.6亿港元,亏损近5亿港元。而分析数字王国盈利构成,钛媒体记者发现,高投入低利润的“视觉特效制作”为6.1亿港元,仍旧是占绝大部分,达80%,而且主要收入来自北美市场。
实际上,入不敷出一直是诸多特效公司困扰的问题。2013年,李安凭借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(2012)风光无限捧走了4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同时,为他承接特效制作的 Rhythm & Hues Studios 却濒临破产。而且,在奥斯卡颁奖当天,即便是该影片拿了最佳视觉效果奖, Rhythm & Hues Studios 公司近500名特效制作人员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场外发出了抗议,原因是公司无预警申请了破产与裁员。
Rhythm & Hues Studios员工在奥斯卡场外游行抗议,来源:variety.com
相似的剧情也曾在数字王国身上上演。2012年,因为财务问题,数字王国向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。2012年9月,小马奔腾一度成功收购数字王国。不过,到了2013年,数字王国被香港上市公司奥亮集团斥资3.92亿港元收购小马奔腾美国公司拥有的70%的股权。
虽然几经转手,数字王国的股份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,但是他们面对的行业现状并没有改变,高额的制作成本和有限的收益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。
由于美国特效电影制作周期长,加上高昂的劳动成本,在2003年至2013年十年期间,好莱坞甚至出现了一波特效公司倒闭潮,大大小小三十几家特效公司关了门。
在去年,不仅仅是中国票房市场增长遭遇滑铁卢,全球票房的表现也不惊艳。根据3月22日美国电影协会(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)发布的《2016年电影市场统计报告》显示,去年全球电影票房总收入增长放缓,仅为0.5%,而这还是在这一年全球银幕数增长了8%的情况下。
虽然北美票房创了历史新高达到114亿美元,但是 MPAA 分析增长的来源主要是在2016年北美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了1%。然而在欧洲、中东和非洲等地区,去年总票房则下降2%,拉美地区更是大幅下滑18%。
尽管一般大片背后的特效制作公司不参与影片票房分账,但是,依靠特效大片撑起电影票房却呈现低迷的增长势头,对视觉特效行业而言,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。
现如今,一部要求高的大片一个镜头都是几家公司合作完成,这也要求各家公司拥有相通的软件和技术。这样的技术普及化,让美国特效公司早已不占优势。而近些年,日韩和新西兰等新兴特效工厂的兴起,以相对廉价的劳动力,使得美国特效公司过去高枕无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。
如何开辟出新的出路扭转局面,正是像数字王国这样的特效制作公司必须解决的问题。(本文首发钛媒体,记者/李程程)
来源:搜狐网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