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急救技能培训在全国率先引入VR技术

vr之星  于 2018-3-24 15:19:06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阅读模式
0 984

记者日前从南京市急救中心获悉,为了让公众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,该中心近期引入了VR技术用于急救培训中,使得体验者可以体验多种虚拟真实状态下的急救操作。据悉,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将虚拟现实(VR)技术引入急救技能培训。

南京急救技能培训在全国率先引入VR技术

今年的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很多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都在呼吁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每分钟就有一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,但真正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不足1%,在欧美国家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30%。

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,平均每天1500人以上,基本上每10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心脏骤停而死亡,多数没有明显预兆。呼吸心跳骤停、心源性猝死患者主要发生医院外,当心跳骤停发生后4分钟就出现脑组织损伤,10分钟将发生不可逆的脑细胞死亡,抢救成功率极低,生存率不到1%,远低于美国的12%。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医院外实施心肺复苏(CPR)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。研究显示,国内大、中型城市CPR实施率平均仅为4.5%,而这一指标在美国为46.1%,日本为32.2%。

南京急救技能培训在全国率先引入VR技术

提升急救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没有捷径可走。美国人的急救能力和意识之强,就是通过从幼儿园到大学,直至社会的完整教育培训过程历练而成。与其他公共安全应对能力一样,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普及培训,越早效果越好。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,大多数中小学校对急救知识与技能重要性的认识不足,没有专业培训教师,未开设专门的急救课程,急救知识普及通常安排在体育课程中,学生急救意识基本为空白。

南京市急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,呼吸心跳骤停者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抢救成功率极低。当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后,身边没有急救人员,很多路人或家属往往由于不懂得急救技术,会很茫然和惊恐,盲目等待“120”而失去急救的最佳时机。

南京急救技能培训在全国率先引入VR技术

3月24日,在南京市急救中心举办的公众开放日上,记者看到,南京市急救中心与相关公司合作研发了院前急救虚拟培训系统,这也是全国率先将虚拟现实(VR)技术引入急救技能培训。

据介绍,院前急救虚拟培训系统是传统急救技能培训的升级换代,实现了“VR+急救技能培训”的有机融合,开创了全新的急救技能培训模式。它将VR技术融合到生命急救体验馆中,通过VR技术建立虚拟场景,使得体验过程智能化、立体化。体验者通过“身临其境”,充分感受到猝死、车祸、触电、火灾、溺水等各种事故现场带来的心理及身体的双重感官印象,让体验者通过视觉、听觉、触觉进行体验,用肢体动作与周围虚拟环境进行互动,模拟大型灾难发生、演变、逃生、自救互救、创伤急救、包扎固定、搬运转运、心肺复苏等系统性的急救技能培训。

来自南京市力学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何希玟表示,“以前学习急救知识都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,没有亲身体验过,显得很枯燥,也不愿意学,发生意外事件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。通过今天的体验,感觉VR很奇妙,让我完全进入一个虚拟的环境中,学习的过程不仅能‘听到’、‘摸到’,还可以真实地‘看到’,画面里的东西仿佛活了一样,太真实了,我希望以后要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学习急救知识。”

记者也戴上VR眼镜,体验来到了一个篮球场,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经历一个完整的心肺复苏急救过程:一个男子在打篮球过程中突然倒地,不省人世。记者通过交互设备(手柄和手套)把围观人员扒开,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。首先判断意识,呼唤不应后,紧接着按照操作提示跪在病人的右侧,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,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,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,伸直双臂,肘关节不弯曲,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,将胸骨下压5厘米至6厘米……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,用力向后压,右手指放在下颌沿,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,右手向下压颌部,开放气道。这是撑开病人的口,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,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,用中等的力量,进行吹气。经过几个循环心肺复苏后,系统显示病人心跳慢慢恢复,这时急救车赶到现场将病人送往医院。整个场景不仅亲身“亲历”了,在过程中还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,就像是真实发生的一样。

南京市急救中心副主任魏强表示,根据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,我们通过这种全新的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急救技能普及培训,充分发挥了VR场景身临其境,真实生动的优势,有强烈的代入感,引导体验者在各种事故现场学习急救知识,让体验者既感受到惊险,同时又不会给体验者造成任何伤害,从而保证体验者能够更好的掌握急救技能。


| 0 人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马上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小黑屋|vr资源吧 |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