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miereVR拍出让斯皮尔伯格看中的VR短片

vr之星  于 2017-5-4 11:00:43 回帖奖励 |阅读模式
0 1028
  最近VR行业在北美真是电影节不断、各种大会不断,就连拍摄设备都扎堆推新了。此前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现象,就是VR影视公司都在像电影节输送作品,开发者的热情还是比资本要燃的多。这其实是个好事,去掉了资本泡沫后,依然愿意在这个行业打磨自己并不断探索的团队,是会推动行业进步的。
  LumiereVR就是一家VR影视拍摄行业的公司。外界对他们有过各种解读,但是36氪此次与其创始人郭沁雅交流之后,得到的结论是,这是一家专心做VR影视工作室的公司,他们不卖设备。
  先来澄清一下,这个公司是有技术基因的。尽管郭沁雅本人在哥伦比亚大学学的电影,目前主要负责内容制作,但她的另外两位合伙人确实是有软硬件研发的能力。例如他们自己编了一个可以在VIVE上播放8K视频的播放器,也自己组过360度摄影机,甚至光场摄影机。但这些基本还是为他们开发内容服务,提供更好的技术实现手段,并不断做探索。
  举个例子,他们认为360度视频仅能在单一视角观看,缺乏互动;而过渡到光场拍摄之后,观众可以体验到在整个故事场景里漫游的感觉。但360度和光场两种技术都是需要导演们逐渐适应镜头语言,并探索全新的讲故事的方法。尤其光场镜头语言的自由度太高,不利于故事引导,但却可能是演唱会等场景下非常适合的拍摄办法。
  就是这样比较能琢磨的工作室模式,但在剧本打磨,拍摄流水线,后期处理,影视特效,甚至UI设计等方面都能做的比较考究,所以他们就会获得一些联合开发影视IP的机会。比如LumiereVR与获Proto提名的导演Adam Cosco联合制片的VR 电影《rose colored》参见了VRLA电影节,该片获得了斯皮尔伯格导演及其团的重视,正在探讨购买IP。这个短片也科幻,感情也比较细腻,是一个类似人类和AI相爱的故事。但这个片子不是我们常见的“站桩式”VR体验,不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全景摄影机围观全程,他们运用大量移动和切换镜头的组合,但体验还挺完整流畅的,故事也讲得明白,不是观光片。
  LumiereVR成立两年了,去年他们开发了两个这样的IP,今年的计划是3个,其中还包括和爱奇艺合作的一个“监狱”题材的VR电影。据郭沁雅介绍,国内各大视频平台,爱奇艺在购买IP方面还是投入力量比较大的,但今年包括他们这个IP在内,一共也就投了两个。海外包括Facebook、IMAX、Youtube也有所投入,这就成就了LumiereVR的商业思路。其实也并不新,就是像传统电影一样,以单个影片立项融资,他们去年就是这么做的。能够做成当然和团队的拍摄能力有紧密的关系,同时这种做法显然也是分担制作风险的一个方式。
  所以LumiereVR寻求融资的方式也是按照单个项目进行,这也免去了对资方(影视类的产业基金,也有可能是纯VC资本,甚至可能是个人投资者)的过度绑定。
  当然,to B的广告和营销类项目他们也在做,B端养C端,国内国外环境都差不多,但海外B端客户似乎大牌些,比如Discovery、丽思卡尔顿这一类,一年纯利润基本都超过百万美元。海外to B的VR工作室,其实还是比较赚钱的,市场比国内觉醒的还要早。
  基本上,郭沁雅有一个观点与一些VR行业从业者有相似之处,那就是现阶段其实VR是需要成熟的IP或者是其他模式来给VR赋能,这才是将其推向更广大用户群体,而不是在极客中盛行的做法。例如好莱坞的大作、游戏大作会顺势推出VR宣传内容,又如知名博物馆推出VR展示,对于参观者来讲确实是身临其境。而反过来运作,VR暂时没有这么大的能量。
  最近流行的VR院线这件事,其实IMAX也在做,但海外的优势在于版权机制做的好。国内市场也有自己的角度,从体验经济的逻辑来看,这是线下获得流量的一个新的方向。但这一类事情想要做大,还需要开发者逐渐形成生态,内容流要跑起来,才有后面的商业故事可以讲。而在积极布局生态这件事情上,还是硅谷的步伐看来更坚定一点,比如Facebook。巨头们支持的力度大,像Felix & Paul、Baobab这类公司还是会做出行业标杆的。

来源:搜狐网
| 0 人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马上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小黑屋|vr资源吧 |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