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腹腔镜手术VR直播在上海瑞金医院进行 VR是颠覆还是噱头?

vr之星  于 2017-7-28 09:52:12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阅读模式
0 889
3D腹腔镜手术VR直播在上海瑞金医院进行 VR是颠覆还是噱头?


3D腹腔镜手术VR直播在上海瑞金医院进行 VR是颠覆还是噱头?

  1966年,美国科幻大片《神奇旅程》中曾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:几名医生被缩小并注射入一名科学家体内,助其修复脑部。如今,电影中的场景已通过VR技术走进医疗工作者视野。

  7月13日,微软创始人比尔·盖茨发布《告诉你如何用VR抗击疾病》一文。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(NIH)疫苗研究中心头戴VR设备一睹未来药物后,他这样说:“他们向我展示了科研人员如何使用VR技术检测病毒的弱点,进而针对这些弱点研发疫苗或药物。利用这一最先进的方法,我们可以研制出通用流感疫苗(我们现在只有季节性流感疫苗)。”

  近年来,VR已不再满足于在游戏等娱乐领域的运用,医疗、教育、地产等传统行业也逐步出现了VR。然而,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:这是一场新技术带来的行业颠覆,还是概念噱头?

  可以为基层医生创造学习机会

  三四名医生与医学生站在一间仅10平方米的房间里,一角是由绿幕搭起的场景。他们手持遥控手柄,头戴VR眼镜,面对空空的绿幕讨论着肾脏解剖结构。记者借来一副VR头显设备后才发现,动静脉、肾小球、排尿管等细节被放大至数十倍呈现在眼前,通过手柄抓握,还可显示各器官组织的详细介绍。

  这一幕发生在近日成立的全国首家医疗VR联合实验室中。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王嫱说:“医生是需要终生学习的群体,通过书本进行的理论学习在临床中其实无法真正满足需求。更为现实的问题是,我们不能在为病患治疗时冒险试错学习。”

  这并非VR医学教育的首秀。去年5月30日,全球首台3D腹腔镜手术的VR直播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行:胃肠外科、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郑民华为一名82岁的女性患者实施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。VR直播所需的技术与器械其实并不复杂,在手术台上方架设着6台特殊的全景相机,保证360度记录第一现场,并传至手术室外供医学研修生们“近距离”观摩专家手术时的每个细节。

  这场直播吸引了来自全国数以百计的学员,最终有几十名幸运儿来到现场,在手术室外的教室内一同观看这场医学展示。其中不乏首次接触VR设备的学员,不过他们仅需三五分钟便可熟练操作。戴上可嵌入手机的VR头显设备,学员们通过上下左右扭头就能进行直播角度与画面的选择。每个人的眼镜中,都清晰呈现出手术场景:腹腔探查、游离肠系膜的关键部位处理与手术室内全景的站位动态可随时切换,不同年资的医生进行互动式菜单点播。原来,画面信息通过手术室内“6只眼”传输并拼接融合,最后通过App或微信网页端视频播放器便能实现VR手术直播。

  胃肠外科主治医师潘睿俊说:“在大众开始关注VR将以何种方式改变医学之时,医生群体首先要熟悉并接受VR。在医学教育资源尚不算均衡的今天,VR或许能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,为低年资医生、基层医生与医学生创造学习机会。”以观摩VR手术直播为例,观摩者能够在手术全景中自由选择视角,观看主刀、一助、二助、麻醉师乃至护士的操作,打破了手术室因消毒标准要求对参观人数的限制。据透露,下一步瑞金医院将与医疗VR实验室联合开发商戴尔及医微讯合作推出腹腔镜手术VR课程,可同时满足3人进行虚拟手术实训。

  潘睿俊说:“一台VR设备并不贵,但打造优秀的医学教育产品需要持续的投入与开发成本。所以,除了硬件与技术之外,我们更期待有丰富的医学教育内容能进入VR平台。”

  技术与人才缺口是最大短板

  不过,在日趋成熟的VR医学教育领域,作为使用者,医生们依然提出更高要求。潘睿俊说:“如今的头显设备佩戴时间极限为20至30分钟,不然会出现眩晕与疲劳感,在手术直播中是很危险的;拍摄清晰度、视频画质等光场技术问题也亟待解决; 更重要的一点是,VR对于手术的模拟尚限于力反馈,对于人体柔性器官组织无法实时形成逼真的交互响应,还不能满足外科医生对手术近乎苛刻的实训需求。”

  如此看来,VR似乎还远未触及医疗主流,目前更多是一种情怀与对创新的试水。

  医微讯联合创始人、CEO潘耿坦言:“目前VR之于医疗,确实尚未到大规模普及阶段,虽然需求旺盛,但专业门槛太高,绝不会产生像游戏、视频等娱乐领域在短期内的现象级增量。”

  是什么在阻碍VR医疗的快速发展?硬件技术与人才缺乏是主要问题。戴尔的终端解决方案高级经理孙竞进举例说:“拿这次看到的肾脏解剖课程来说,从建模到渲染的时间耗时约2周,听起来似乎很长;但在技术改进前,这样一节课需要2个月才能完成”。而与之相伴的就是人才缺口,“医学是个极其严谨的行业,要在VR环境中构建逼真的医学模型,势必需要行家把关。可是既懂硬件、又懂医学的专业人士太少。”

  有意思的是,潘耿并不认同VR医疗是不少人认为的颠覆式创新,“VR提供的是加法,是新的学习模式,但这一选择不会取代真正的临床实践;同样,在内容制作中,我们也更关注平时难以获得或获取成本高的现实内容,比如脏器解剖。如果仿真材料如模拟人能够实现的实训效果,VR就没必要再做一次。”他强调,VR医疗教育的优势应在于节约成本,并非每个医院都有足够的资金场地建成实训中心。

  康复与宣教领域将大有可为

  当然,除了面向医疗工作者的教学之外,VR医疗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仍在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与诊疗效果。潘睿俊说:“在神经与肢体康复、脏器康复、精神康复与患者宣教领域,VR技术将大有可为。”

  最典型的案例是瑞士VR巨头MindMaze公司2013年开发的神经康复系统MindMotion Pro。这一产品主要针对慢性中风患者,通过VR游戏刺激患者大脑,让肢体逐渐重新听从大脑控制,患者可完成标准康复计划10至15倍的运动量且觉得有趣。今年5月,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批准其进入美国市场,将为更多的此类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康复方案。

  在治疗之外,业内人士也更看好VR对于医患关系的重塑式改善。“外科医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患者家属这样的询问:麻醉要不要紧?怎么手术结束了还没出来?是不是有什么问题?在这个时间差内,让家属消除顾虑可能并非医护人员简单的解释与安慰就可以实现的。”潘睿俊说,“如果能够制作一些患者第一视角的VR视频产品,可能会大大缓解手术室外家属的焦躁情绪。”

  高盛预测报告显示,到2025年,VR市场规模将高达800亿美元,其中医疗健康领域将占51亿美元,用户数约320万。在面向企业用户的各行业中,甚至高于旅游、地产及军事领域等。不过,面向普通用户的VR医疗前景虽同样广阔,市场依旧会由娱乐行业占领。潘耿直言:“VR医疗有很多看上去很美好的概念,但需要长时间、多资金的投入,才能获得相关部门乃至消费者的逐步认可,对许多公司而言,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本去等待。”


| 0 人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马上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小黑屋|vr资源吧 |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