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你走进VR也能够做DIY这个小圈子

vr之星  于 2019-3-1 17:32:00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阅读模式
0 880
  带你走进VR也能够做DIY这个小圈子,DIY是英语DoItYourself的缩写,中文译为‘自己动手做’。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关于计算机硬件方面的DIY作品。例如一位叫邢凯的年轻人,在大学时期迷恋上了改装机箱,并立志成为中国最顶尖的MOD大师并打造一台非常炫酷的MOD作品。2016年,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前往德国,参加了国际性德国电脑机箱改造锦标赛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。
带你走进VR也能够做DIY这个小圈子
  看似很普遍的一项兴趣,实际上对于每个产品线来讲都是爱好者们的小圈子。那么在VR行业,有没有VRDIY硬件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
  比如说近日的一个新闻:MaximeCoutte是一位生活在农村的16岁中学生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看到了《刀剑神域》这部动漫。剧情中的VR世界让他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但目前高端头显的价格还是让他承担不起。于是酷爱编程的他决定自己来做一台VR头显。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,他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名为‘RelativtyVR’的开源项目,仅仅使用100美元就可制作一款适配于SteamVR的VR头显。

  其实VRDIY设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早在2015、2016年,各国极客就开始对DIYVR硬件进行了研究,这些人之中还不乏有一些我们中国的DIY高手。然而随着VR热潮的褪去,很多人已经放弃了折腾,用上了更加简易的商品;更有人被行业寒了心,离开了这个行业。

  笔者今日就采访了某DIY两位元老级人物,和他们一同走进DIYVR这个小圈子。

  舢舨

  某VR论坛管理员

  舢舨是国内著名的某VRDIY论坛的员工。在这个论坛中,他不仅担任着管理员的职务,更作为一名DIY极客活跃在各个板块。

  2018年年初,舢舨在论坛上发布了一则名为‘鸡年最牛的教程:教你自制VR头显’的帖子。在帖子中,舢舨仅使用一块2K屏幕、一块驱动板、一个九轴传感器、配合NOLOVR套件和数据线就制作出了一款可以适配于SteamVR的头显设备。他对笔者说,这其实和那个国外学生制作的100美元头显最终效果和功能上基本类似,只不过那位学生的设备没有采用任何的追踪方案。

  其实,自定义DIYVR头显的大规模讨论可以追溯到OculusDK1、OculusDK2时代。舢舨说到,在那段时间,DIYVR在国外很火,许多国外大神都会制作自己写的固件,在国内的话只要买好了硬件设备,下载固件按照教程刷进去就可以了。因为那时候还没有6DOF,OculusDK2价格相对来说又比较贵,所以考虑到各方面的成本因素,DIY一台VR眼镜也有一定的市场。

  而让DIYVR彻底爆发的是后来的VR盒子。在2016年,Thaitrick在Youtube上上传了一则自制VRCardboard的视频。在视频中,制作者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物品制作出了一款VRCardboard。使用起来和零售版的VRCardboard几乎没有任何区别。这种方法很快得到了大面积的传播,这让很多人认识到了VR,也认识到了DIYVR。目前你在百度搜索‘DIYVR’,还能看到类似的教程。

  2017年,NoloVR等一系列厂商开始提供解决追踪定位的方案,舢舨认为,这对于DIYVR资源吧员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。之前在2016年的时候,有人使用用摄像头识别图案或红外光的方式来实现6DOF,这几种解决方案很火,但NOLO出来的时候其实DIYVR变得更加简单了。

  “就拿我自己写那篇帖子举例。在这篇教程之中,我们就使用了NOLOVR。并且如果我们碰到一些很难搞的硬件和软件,就直接去找厂商进行咨询。像这篇文章DIYHTCVive就需要跟NOLOVR和陀螺仪开发板的技术人员进行对接。他们会给予我们一些技术上的支持,包括一些软件和代码等等。”

  “其实在早期DIY的过程中,比如15、16年的时候,我们还是会参考一些国外大神的教程,因为像这一类国内的资料会比较少。不过现在这一类的文章在VR的DIY方面显得不是那么的举足轻重。第一是很多技术越来越成熟,制作都已经开始流程化。第二是这类文章更新的不是很多,现在的VR设备越来越好,价格也越来越低,普通消费者对于DIY的兴趣就降低了。”

  舢舨和我们说,他是在2016年进入VR圈的。在进入到行业之后,自己对VR、DIYVR产生了很大的兴趣。然而经历了从热潮到现在的资本寒冬,看到一家家企业没落,他的心里充满了心酸。身边的许多朋友也都离开这个圈子,但他还是对未来的VR行业抱有很大的信心。

  “很多设备开发的过程其实就是DIY的过程,DIYVR一定不会消失。但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,这仍然属于小众市场,DIYVR只有极客玩家才会去做。特别是目前拥有空间定位的VR设备需要定位套件来匹配头显,要写代码。这些只有有动手能力的极客才能做得到。不过DIY的目的并不是说我要用最低的价格做出和顶级VR头显功能一样的头显,而是DIY过程中享受的乐趣,价格其实是次要的,因为有可能一台好的头显价格还不如DIY的成本高。”

  “VR行业我觉得大趋势会越来越好,毕竟政府针对这一行业所出的相关的文件不少,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巨头对这一方面投入的精力也很多,只是说真正普及的时间不确定。”

  VR小丑鱼

  资深DIYVR制作人

  在舢舨看来,小丑鱼应该算的上是国内最资深的DIYVR用户之一。不仅关注这个领域的时间很长,而且技术上也是顶尖的。

  其实小丑鱼早在2012、2013年那段时间就开始玩VR了。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Oculus,什么是VIVE。VR硬件更多的还存在于概念和实验之中。但小丑鱼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,只不过那段时间正好他的母亲住院了,这个想法就只能暂且搁置。

  2013年底,家里的事情结束了,小丑鱼开始了DIYVR的进程。经过了几个月的研究,在14年初,他使用了一组摄像头、两个感应陀螺仪和一顶帽子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虚拟现实头盔。在微博中他写道:“目前的Oculus本质就是这样”。

  过了一个多月的“技术改良”,他在游民星空、中关村在线等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文章。文章中他写到如何使用10块钱来制作一个当时价值75美元的vrAse头显。首先,他在网上购买了十多种不同大小、不同焦距的透镜,然后将这些透镜安装在了一个包装盒上。经过反复的试验,测试出最完美的透镜间距、深度,最后在盒子上方开放出手机安装槽,下方开一个鼻槽,一款在当时看来很高级的VR头盔就制作了出来。据他所讲,当时这样的VR头盔主要是被用于看电影。

  “之后的DIY进程差不多就是加上陀螺仪,再加上手柄,最后加上定位。”小丑鱼用这一句话形容了之后的DIY之路。

  2016年四月,VIVE正式发售。就在发售后的20天左右,小丑鱼在微博上上传了一则用VR游玩《战地3》的视频,这其中“2K分辨率”这样的字样引来了很多人的质疑。

  其实这一套设备的成本非常低,视频中的手柄使用的是Wii的手柄80元,飞鼠70元,镜片10元,纸盒不要钱,总共下来不到200元人民币。屏幕则使用的是手机串流的方式,使用的软件是自己修改后的moonlight。游戏的话安装了3D画面转变为VR画面的MOD。再配以陀螺仪远程控制,效果在当时看来十分不错。

  这样的一套设备让成为了当时代替VIVE的一套经典解决方案。

  2017年底,OculusDK2开源,这打开了更多DIY人的思路,小丑鱼也说到:“因为这次OculusDK2,这种自己买屏幕,买电路板,然后自己拼装这种DIY做法才开始流行起来。像舢舨的帖子里面的实例也是如此,甚至早期的某厂商也是用的这套解决方案。这些都是Oculus的套。让大家着了它的道。”

  “后来,有家论坛邀请我到那里担当技术顾问,所以后面的DIY文章都放在了这个论坛上。比如说在NOLO问世之前,用的是PSMOVE手柄来替代VIVE的手柄,tridef还有trinus这些软件,也都是由我提供破解的。当然,这些文章都是我自己写的。就算是从国外引进的文章,我也不是做翻译,而是自己先实验成功了,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写出来。否则如果不行,何必介绍给网友呢?2018年1月,我更新了最后一次个人技术汇总贴。这个帖子整合了当时所有的DIY方案,还有这张照片,目前所有的DIY方案都逃不出这张图。”

  其实在2016年,小丑鱼就入职了一家主攻VR线下店的公司,在论坛的工作只能算是兼职。但不幸的是,2018年1月,他所在的线下店公司倒闭了。这也让他对VR这个行业寒了心,在论坛上整理完最后的一次技术贴,小丑鱼决定离开VR圈。

  “直到今天,基本上我已经1年没有再碰过VR了。VR热潮退去,我表示很遗憾。”小丑鱼说到。“但我认为目前DIYVR还是有一定市场空间的。一方面市场上还没有填充这一部分市场空间的产品出现,另一方面VR市场现在疲软,新产品也没什么亮点。说白了,DIY能够有这样的空间,是因为中间有一定空挡。像VIVEOculus这样高端头显VR太贵;劣质的VR又体验太差,像是各种山寨盒子。”

  “我从事的本职行业是软硬件工程师,自己十分喜欢科技前沿的东西。DIY的过程是我十分享受的,而且它还可以为我带来成功后的成就感,我身边的人也都享受在DIY的过程之中。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,主要还是更着重于廉价的享受VR。”

  虽然已经离开VR圈子一年了,但小丑鱼依然对VR行业有着自己的看法。

  “曾经我提出过一个观点,是三态合一。就是手机VR,一体机VR和VR头显,这三种产品形态会变为一种。三种产品形态都有各自的问题。手机VR体验效果差,一体机太贵而且没其他用处,VR头盔太专业,需要PC,价格也难以接受。最终客户要的是便宜,方便,效果好。这种三态合一的产品形态,可能有两种,一种是像GearVR这样,以手机做屏幕+运算单元的。另一种是像华为VR这样,一体机做屏幕,手机做运算单元。目前看后者更有发展空间。”

  “VR行业还是应该先ToB的市场方向走。技术还有产业都不足以应对C端市场。在B端先积累技术,未来再战C端吧”

  DIYVR资源吧的流失是行业的损失

  “我就很疑惑为什么没人给快递员做个AR眼镜。送外卖或快递的,一边拿手机一边骑车很危险。他们才是最需要这项技术的。”

  这是小丑鱼在采访的最后向我提出的一个问题。通过这次采访我切身的体会,喜欢VRDIY的人一定是喜欢,或者曾经喜欢过这个行业的。这些DIY人见证了VR行业由起初的发展迅猛到现在的稳步向前,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佐证人。DIYVR资源吧的流失或许证明了现在VR设备正在趋近于平稳,也可以说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了目前VR行业的惨淡现状。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,VR行业少了这些人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。

  带你走进VR也能够做DIY这个小圈子,每一个喜欢DIY的人一定是擅于思考的,而现在这个行业正是应该,必须要思考。接下来要做的每一件事,要做的每一个策略,要走的每一条路都值得我们去深思。毕竟也许哪一步棋走错了,等待着我们的也许就是全军覆没。

| 0 人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马上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小黑屋|vr资源吧 |网站地图